"
PPP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
PPP在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:探索、试点、推广、反复、普及。
1、探索,1985-1994年
2、试点,从1994年到2002年,进入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;
3、推广 ,2003-2008,全国各主要城市掀起了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高潮,PPP被大规模运用到了污水处理行业中。特火,此时主要是住建部门在推,出台了《市政建设特许经营协议》
4、反复, 2008年推出“四万亿”后,地方政府“不差钱”了,PPP模式受了“冷遇”。说美国量化宽松,中国呢,中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,也在印钱,印出来钱,把钱贷给融资平台公司,银行通过BT的方式把资金放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中来,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形成了政府的隐形负债,放大了政府性债务风险,危机也是诱因,当时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:平台贷款和BT。
5、普及,2013年7月31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讲话被认为是PPP模式开启的信号。普及阶段:1996年,我国城市化水平是30.48%,2012年,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0%,这与发达国家80%的城市化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。根据经济学的纳瑟姆曲线表明,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,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和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会日益突出,融资平台公司不允许政府性债务贷款了,堵后门,开前门。不仅是逐渐开闸地方债,PPP也是一种新的举措。
这轮PPP模式和过去还有两个重大的差异:一是参与方大大拓展了,行业也拓展了。二是企业和政府是平等的关系,契约精神,不仅仅是融资的方式的创新,也是政府治理理念的提升。
本文由会计考试网(www.kjks.net)整理!仅供学习参考!
热门资讯
推荐阅读